胃肠中心
首页
肠息肉

大肠息肉的防治

来源:四川肛肠医院 时间:2015-12-30 10:25 浏览人次:

  大肠息肉(Colonic Polyp)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腺瘤性、增生性、炎性和错构瘤性四种,腺瘤性息肉与肠癌发生关系密切,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另外三种息肉和肠癌也有一定关系。所以内镜下发现息肉,应给予择期切除。由于这两种息肉单靠医生的肉眼并不容易区分,故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切除后的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分类诊断。

  大肠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仅有个别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大便带粘液或粘液血、间断腹痛等,极少数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一些患者可因长期便血存在贫血,有家族史的患者往往对息肉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由于大肠息肉临床上常无症状,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较轻微和不典型而往往容易被忽视,一般多以便血,大便带血,粘液血便来就诊,又常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患或“痢疾”而延误其必要的检查。因此,要对大肠息肉做出诊断首先要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40岁以上、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应注意作结肠镜检查,这样大肠息肉的发现率和确诊率可望大大提高。由此以来大肠癌的早期发现也才会成为可能。更多疑问可以点击免费咨询在线肠胃科医生!

  大肠息肉的防治

  大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内镜下行各种摘除法,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而分别采用:

  ①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

  ②EMR术(endoscopic mucous resection),主要用于无蒂广基息肉,半球形或球形者;

  ③EPMR术,分次EMR术,主要用于直径大于4cm的无蒂广基息肉,半球形或球形者;

  ④ESD术(endoscopic submucousa dissection)主要用于无蒂广基息肉,扁平者。

  ⑤氩气刀(APC)、激光、微波透热法,电凝凝除法:适用于无需留组织学标本,且息肉较小较扁平者;

  ⑥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及内镜下难以切除的息肉患者。

  所有各种方法处理后的创面均酌情予以金属夹封闭。

  专家指出,息肉的再检出率较高,国外报道13%~86%不等,新检出的息肉除部分为残留息肉再次生长的复发息肉外,一些为大肠新生息肉和遗漏息肉,为保持肠道无息肉状态,防止大肠癌的发生,制定一个经济有效的随访时间是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对腺瘤随访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在波士顿召开的第三次国际大肠癌会议中大肠腺瘤组讨论建议的方案较为详细,他们指出腺瘤患者在腺瘤切除后再发新腺瘤及局部腺瘤再复发的危险不一,故应区别对待:凡是单个,有蒂(或广基但<2cm管状腺瘤),伴轻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属低危险组,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属高危险组:多个腺瘤,腺瘤直径>2cm,广基的绒毛状或混合型腺瘤,腺瘤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伴原位癌,腺瘤已有浸润性癌变者,高危险组的随访方案是腺瘤切除,3~6月作内镜检查,如阴性隔6~9月再检查1次,如再次阴性可隔1年检查,如仍为阴性,每3年再检查1次,但期间每年需作大便潜血检查,低危险组腺瘤在切除腺瘤后1年复查,如阴性可每隔3年检查1次,共2次,然后每隔5年检查1次,但在随访时间,每年须作大便潜血

发布时间:2015-12-30

发布人员:四川肛肠医院-胃肠科

本文地址:gc.scgcyy120.com/cxr/375.html

分享到:
已有16人 看完本文章后参与咨询

我是医生 说给你听

  • 忽视老胃病的可怕之处:胃病不可怕,轻视才可怕!很多人都以为,胃病在刚开始的时候没什么大不了,过几天会好,胃病不是什么大病,用不着大惊小怪,发作的时候就往药店买一点止胃痛的药就好了,胃胀的时候就往吃一点促进胃消化,增加胃动力的药就好了,这样的结果往往让人咋舌。最后出现胃穿孔,胃炎等严重后果。严重时甚至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健康。
  • 如何有效防止胃肠疾病变重:放松心情、规律生活、充足睡眠、适当运动、饮食中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久坐、多饮水都可以防止便秘发生。当便秘反复发作且症状较为严重时,应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切忌私自乱用药或乱服偏方。